“笑啼俱不敢”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笑啼俱不敢”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一作代公主答)》

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一作代公主答)

李商隐 唐朝

笑啼俱不敢,几欲是吞声。

遽遣离琴怨,都由半镜明。

应防啼与笑,微露浅深情。

诗词解读

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一作代公主答)翻译、赏析和诗意

《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一作《代公主答》)是唐代李商隐所作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房妓代越公房妓化身的妓女以及徐公主的对答,探讨了人与情感的关系。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笑和哭两者都不敢,几乎要把声音吞下去。匆忙离开琴声的哀怨,都是源于半颗明亮的镜子。要防范哭和笑,微微流露出浅深的情感。

这首诗词刻画了代越公房妓和徐公主之间的互动,以及妓女复杂的情感。诗中的“笑”和“哭”象征着人们对情感的不同表达方式。妓女想笑和哭,却因为不敢或情感复杂而选择压抑自己的声音。她快速地离开了她正在弹奏的琴,并通过一面半明半暗的镜子来看自己。

“半镜明”一句可以解读为妓女看到自己的反射,看到了自己隐藏的情感爆发。这里镜子的暗喻或可理解为心灵的清明,妓女看到自己隐藏的欢乐和悲伤。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要小心控制笑和哭的情感,微微地流露出浅深的情感。作者通过这首诗教导人们在情感表达上要有所节制,不宜过度或压抑自己的情感,而应适度流露出来。

这首诗采用了简洁洗练的语言,以及丰富的意象和隐喻手法,既表达了妓女的情感,又表达了作者对情感表达的一种思考。整首诗通过对情感和控制的描绘,引发人们对情感和自我控制的思考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ài yuè gōng fáng jì cháo xú gōng zhǔ yī zuò dài gōng zhǔ dá
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一作代公主答)

xiào tí jù bù gǎn, jī yù shì tūn shēng.
笑啼俱不敢,几欲是吞声。
jù qiǎn lí qín yuàn, dōu yóu bàn jìng míng.
遽遣离琴怨,都由半镜明。
yīng fáng tí yǔ xiào, wēi lù qiǎn shēn qíng.
应防啼与笑,微露浅深情。

作者信息

李商隐 (共535首诗)

小李杜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