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苦不知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人苦不知足”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对食》

对食

陆游 宋朝

人苦不知足,贪欲浩无穷,豹胎日餍饫,萍齑却时供,饮豚以人乳,万乘亦改容。

方其未遇时,鹅炙动英雄。

哀哉王相国,计堕饭後钟。

所以贤达士,一视约与丰。

我亦蹭蹬者,羁游半生中,木盘饱藜苋,美与玉食同。

口腹嗟几何?曾是役我躬。

放箸一笑粲,赋诗晓愚公。

诗词解读

对食翻译、赏析和诗意

《对食》是宋代陆游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苦不知足,

贪欲浩无穷,

豹胎日餍饫,

萍齑却时供,

饮豚以人乳,

万乘亦改容。

方其未遇时,

鹅炙动英雄。

哀哉王相国,

计堕饭後钟。

所以贤达士,

一视约与丰。

我亦蹭蹬者,

羁游半生中,

木盘饱藜苋,

美与玉食同。

口腹嗟几何?

曾是役我躬。

放箸一笑粲,

赋诗晓愚公。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贪欲无止境的批评,以及对物质享受带来的困扰和不满。诗中描述了人们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场景,如用豹胎饱食、吃萍齑等,以及贵族改变容貌以适应奢侈生活的描写。然而,这种追求物质的行为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和幸福。最后,作者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半生羁游的人的心境,认识到物质享受的虚幻和自己曾经为物质而劳碌的荒谬。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物质追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贪欲无止境的批评。诗中使用了一系列夸张的场景,如用豹胎饱食、吃萍齑等,以强调人们对物质的贪婪和不知足。同时,通过描述贵族改变容貌以适应奢侈生活的情景,揭示了物质追求对人性的扭曲和虚假的一面。最后,作者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半生羁游的人的心境,认识到物质享受的虚幻和自己曾经为物质而劳碌的荒谬。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给人以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陆游 (共9362首诗)

南宋四大家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