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向东风舞楚腰”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独向东风舞楚腰”出自清朝诗人秋瑾的《赋柳》

赋柳

秋瑾 清朝

独向东风舞楚腰,为谁颦恨为谁娇?

灞陵桥畔销魂处,临水傍堤万万条。

诗词解读

赋柳翻译、赏析和诗意

《赋柳》是清代秋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独自舞动着婀娜的身姿,随着东风的吹拂,

是为了哪个人而皱眉忧愁,是为了哪个人而娇媚动人?

在灞陵桥畔,有个令人心魂颤动的地方,

靠水边的堤岸上,有成千上万的垂柳。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女性的柔美和才情。诗人秋瑾通过描绘自己独自舞动于东风中的形象,展现了女性的婀娜和灵动。同时,她也表达了内心的矛盾和情感的纠结,询问自己的忧愁和娇媚是为了谁而存在。诗人借景写意地描述了灞陵桥畔的景色,特别是堤岸上的垂柳,将其作为诗人内心世界的映照。

赏析:

《赋柳》描写了秋瑾那独自舞动于东风中的情景,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的柔美和婀娜。她的身姿在东风的吹拂下起舞,给人一种轻盈和飘逸的感觉。同时,诗人也在诗中提出了问题,探讨了忧愁和娇媚的原因,暗示了女性内心的复杂情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灞陵桥畔的景色,特别是堤岸上的垂柳。垂柳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之一,象征着柔美和纯洁。堤岸上的万条垂柳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令人心魂颤动。通过这一景象的描绘,诗人展示了自然界中的美与诗人内心情感的呼应。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的柔美和情感,通过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映照。它既展示了女性的婀娜和柔情,又表达了内心的复杂和纠结,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秋瑾 (共17首诗)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女,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