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风雨声”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夜来风雨声”出自宋朝诗人赵彦端的《阮郎归》

阮郎归

赵彦端 宋朝

一春种得牡丹成。

那知君遽行。

东君也自没心情。

夜来风雨声。

追间阔,数清明。

不应歌渭城。

只愁河畔草青青。

却须离绪生。

诗词解读

阮郎归翻译、赏析和诗意

《阮郎归》是一首宋代赵彦端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春种得牡丹成。

那知君遽行。

东君也自没心情。

夜来风雨声。

追间阔,数清明。

不应歌渭城。

只愁河畔草青青。

却须离绪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种植牡丹花的过程,并以此为引子展示了诗人对阮郎离去的愁思之情。诗人对阮郎的突然离去感到惊讶,同时也想象东君(指东风)对此事同样心情沉重。夜晚来临,风雨声不断,让人对阮郎的离去感到更加的苦闷。诗人回忆起与阮郎在一起的时光,数着过去的清明节,却不能再一同歌唱渭城的美景。诗人只能愁看河畔青青的草,离愁思绪渐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牡丹花的成长为背景,通过寥寥数语表达了诗人对阮郎突然离去的惋惜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夜晚的风雨声、河畔的青草,以及节日的提及,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的表达。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外部环境相结合,展示了离愁别绪的情感体验。

诗中的牡丹花象征着美好和繁荣,而阮郎的离去则带来了诗人的忧伤和离愁。整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离别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诗词呈现出一种深沉而忧伤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动情与离愁之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赵彦端 (共190首诗)

赵彦端(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汴人。宋代诗人。"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