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二十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一别二十年”出自唐朝诗人顾况的《上湖至破山赠文周萧元植》

"一别二十年"平仄韵脚

拼音:yī bié èr shí nián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上湖至破山赠文周萧元植

顾况 唐朝

一别二十年,依依过故辙。

湖上非往态,梦想频虚结。

二子伴我行,我行感徂节。

后人应不识,前事寒泉咽。

一别二十年,人堪几回别。

诗词解读

上湖至破山赠文周萧元植翻译、赏析和诗意

《上湖至破山赠文周萧元植》

一别二十年,

依依过故辙。

湖上非往态,

梦想频虚结。

二子伴我行,

我行感徂节。

后人应不识,

前事寒泉咽。

一别二十年,

人堪几回别。

中文译文:

分别已有二十年,

依然沿着过去的轨迹。

湖面上的景色不再是从前的样子,

梦想频繁地结成虚幻。

两位朋友与我同行,

我感慨时光荏苒。

后来的人可能无法理解,

过去的事情像寒泉消散。

分别已有二十年,

人能忍受几次离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况写给朋友周萧元植的赠诗。诗人表达了与朋友分别二十年后重逢的思绪。诗中描述了自己一直依旧沿着过去的轨迹前行,湖面上的景色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样子,梦想也不断被现实所打破。诗人与周萧元植相伴而行,感慨时光的流转。然而,他意识到后人可能无法理解过去的故事,就像寒泉无声消散一样。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分别已有二十年的重逢的思考,问自己人能忍受几次离别。

这首诗中融入了顾况对时光流转和友情的思考,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离别和重逢带来的情感波动。通过描绘湖面的变化和人与人的再会,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整首诗字字珠玑,婉转凄美,凸显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顾况 (共225首诗)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