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洛阳花下客”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曾是洛阳花下客”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

“曾是洛阳花下客”的下一句是:欲夸风物向君羞

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

欧阳修 宋朝

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

紫箨青林长蔽日,绿丛红橘最宜秋。

道涂处险人多负,邑屋临江俗善泅。

腊市渔盐朝暂合,淫祠箫鼓岁无休。

风鸣烧入空城响,雨恶江崩断岸流。

月出行歌闻调笑,花开啼鸟乱钩輈。

黄牛峡口经新岁,白玉京中梦旧游。

曾是洛阳花下客,欲夸风物向君羞。

诗词解读

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翻译、赏析和诗意

《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夷陵地区的景色和风土人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春秋时期楚国的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

紫箨青林长蔽日,绿丛红橘最宜秋。

道涂处险人多负,邑屋临江俗善泅。

腊市渔盐朝暂合,淫祠箫鼓岁无休。

风鸣烧入空城响,雨恶江崩断岸流。

月出行歌闻调笑,花开啼鸟乱钩輈。

黄牛峡口经新岁,白玉京中梦旧游。

曾是洛阳花下客,欲夸风物向君羞。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夷陵地区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紫箨青林长得茂密,遮蔽了阳光,绿丛中的红橘最适合秋天。道路崎岖险恶,人们背负着沉重的负担,而临江的房屋里的居民擅长游泳。腊月的市场上,渔民和盐商聚集,淫祠中的箫鼓声不停。风声在空城中回响,雨水猛烈地冲刷江岸。月亮升起时,人们唱歌笑闹,花开时鸟儿啼叫,景象繁杂。黄牛峡口经历了新的一年,而白玉京中的景色则让人回忆起过去的游玩经历。作者曾经是洛阳花下的客人,但他却不敢夸耀这里的风景,因为他觉得这些景色都不及向君展示的。

这首诗词通过对夷陵地区景色和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和对过去的怀念,给人以思乡之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í líng shū shì jì xiè sān shè rén
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

chūn qiū chǔ guó xī piān jìng, lù yǔ chá jīng dì yī zhōu.
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
zǐ tuò qīng lín zhǎng bì rì, lǜ cóng hóng jú zuì yí qiū.
紫箨青林长蔽日,绿丛红橘最宜秋。
dào tú chù xiǎn rén duō fù, yì wū lín jiāng sú shàn qiú.
道涂处险人多负,邑屋临江俗善泅。
là shì yú yán cháo zàn hé, yín cí xiāo gǔ suì wú xiū.
腊市渔盐朝暂合,淫祠箫鼓岁无休。
fēng míng shāo rù kōng chéng xiǎng, yǔ è jiāng bēng duàn àn liú.
风鸣烧入空城响,雨恶江崩断岸流。
yuè chū xíng gē wén tiáo xiào, huā kāi tí niǎo luàn gōu zhōu.
月出行歌闻调笑,花开啼鸟乱钩輈。
huáng niú xiá kǒu jīng xīn suì, bái yù jīng zhōng mèng jiù yóu.
黄牛峡口经新岁,白玉京中梦旧游。
céng shì luò yáng huā xià kè, yù kuā fēng wù xiàng jūn xiū.
曾是洛阳花下客,欲夸风物向君羞。

作者信息

欧阳修 (共1188首诗)

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