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散作云满身”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五花散作云满身”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高都护骢马行(高仙芝开元末为安西副都护)》

“五花散作云满身”的上一句是:交河几蹴曾冰裂

“五花散作云满身”的下一句是:万里方看汗流血

"五花散作云满身"平仄韵脚

拼音:wǔ huā sàn zuò yún mǎn shēn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高都护骢马行(高仙芝开元末为安西副都护)

杜甫 唐朝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

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

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

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

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

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

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

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

诗词解读

高都护骢马行(高仙芝开元末为安西副都护)翻译、赏析和诗意

《高都护骢马行》是唐代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该诗赞颂了安西都护胡青骢这匹骏马的英勇与忠诚。

胡青骢是安西副都护,他的声名很快传到东方。这匹宝马在战场上长期表现出无敌的能力,与骑手心心相印,取得了巨大的功绩。功成之后,胡青骢受到了崇敬和奖赏,从流沙之地展翅飞翔。尽管他的英姿还未有人驯服,但他仍然思念战场上的利益。

这匹骏马蹄子如击铁一般紧凑有力,曾经一蹴而断结冰的交河。马身上有五花的斑纹,汗水在万里之外都能见证他流血战斗的英勇。这匹宝马威武的姿态使得长安的壮士都不敢骑乘,只要经过他们也会震撼。

青丝已经围绕着胡青骢的脖颈,显现他的老去。他如何绕过行宫的门禁而出,仍然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

这首诗通过赞美安西都护胡青骢这匹骏马,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英雄主义的赞赏。胡青骢的忠诚和英勇无私,他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这首诗描绘了胡青骢雄姿英发的形象,以及他忠诚和奋斗的精神,展现了唐代诗人杜甫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战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杜甫 (共1171首诗)

大李杜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