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饮马长城窟”出自唐朝诗人子兰的《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的上一句是:游客长城下

“饮马长城窟”的下一句是:马嘶闻水腥

"饮马长城窟"平仄韵脚

拼音:yìn mǎ cháng chéng kū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六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子兰 唐朝

游客长城下,饮马长城窟。

马嘶闻水腥,为浸征人骨。

岂不是流泉,终不成潺湲。

洗尽骨上土,不洗骨中冤。

骨若比流水,四海有还魂。

空流呜咽声,声中疑是言。

诗词解读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游客长城下,饮马长城窟。

马嘶闻水腥,为浸征人骨。

岂不是流泉,终不成潺湲。

洗尽骨上土,不洗骨中冤。

骨若比流水,四海有还魂。

空流呜咽声,声中疑是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子兰创作的,描述了一个游客在长城下,马在长城洞窟处停下来喝水的情景。马嘶声中似乎闻到了水中残留的血腥味,这是因为长城被称为万里长城,曾经发生了很多战争,战斗中有无数亡魂殒命于此。长城内终年流淌的泉水,本应清澈明亮,却始终无法洗净在长城上的血迹,也无法洗去亡灵的冤屈。

作者通过将骨骸比作流水,表达了他们渴望水能洗净长城上的罪恶和不公,使已逝的英魂得以安息。但这唯一能够流动的只是空虚的声音,像是说了一段无意义的话语。

这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长城下的景象,同时传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战争的思考,以及对和平与人性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子兰 (共23首诗)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