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行万里半天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身行万里半天下”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龟山》
“身行万里半天下”的下一句是:僧卧一庵初白头
"身行万里半天下"平仄韵脚
拼音:shēn xíng wàn lǐ bàn tiān xià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一马 (仄韵) 去声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龟山
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龟山岁五周。
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
地隔中原劳北望,潮连沧海欲东游。
元嘉旧事无人记,故垒摧颓今在不。
(宋文帝遣将拒魏太武,筑城此山。
)
诗词解读
龟山翻译、赏析和诗意
《龟山》是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生飘荡去何求,
再过龟山岁五周。
身行万里半天下,
僧卧一庵初白头。
地隔中原劳北望,
潮连沧海欲东游。
元嘉旧事无人记,
故垒摧颓今在不。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他首先表达了自己飘泊漂流的心境,不知追求何物。接着提到自己经历了五十岁的龟山岁月,行走了万里,见识了半个天下。他以僧人为比喻,暗示自己已经年过半百,白发初现。他感慨中原与龟山相隔,望向北方只能是劳顿和辛劳。而潮水连着沧海,却向东方流动,似乎意味着他想要前行、追寻新的目标。最后,他提到元嘉旧事已无人记忆,故垒已经残破不堪,但是龟山依然存在。
赏析:
《龟山》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的人生观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发了对于人生飘荡和追求的疑问。通过描绘龟山的岁月,他表达了对自己已经走过的旅程的总结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的中原和沧海成为了对比,凸显了他内心的挣扎和追求新的境界的渴望。最后,他以元嘉旧事和龟山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转、历史沧桑的感慨。整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人在岁月中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向往,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