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看又过”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今春看又过”出自宋朝诗人释智朋的《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今春看又过”的上一句是:七尺军前

“今春看又过”的下一句是:何日是归年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释智朋 宋朝

罢拈金锡,七尺军前。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辜负春山啼杜鹃。

樊将军向补陀山上礼观音大士,不知不觉,在五台峨嵋见文殊普贤。

诗词解读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翻译、赏析和诗意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是宋代释智朋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放下金色的僧杖,身临七尺战场。

今春又匆匆过去,何时才是归家之年?

辜负了春天山间杜鹃的啼声。

樊将军向补陀山礼拜观音大士,

不知不觉地,我在五台山和峨嵋山见到了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诗意: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是一首表达禅师离开僧院,投身战场的诗词。诗人将金色的僧杖放下,去面对七尺的战场。他感叹时间的流逝,春天又匆匆过去,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家乡。他感到懊悔,因为错过了春天山间杜鹃的啼声,错过了大自然的美好。最后,他提到樊将军向补陀山礼拜观音大士,自己则在五台山和峨嵋山偶然间见到了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这可能是在表达他在战争中的心灵寄托和寻求宽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禅师投身战场的描写,表达了禅师内心的纷乱和对归家的渴望。诗中的春天和山间杜鹃的啼声象征着美好和宁静,而战场则象征着痛苦和压力。禅师在其中感到深深的懊悔,觉得自己辜负了春天的美景。然而,诗人在最后提到了樊将军向观音大士行礼,以及自己在五台山和峨嵋山偶然遇到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这可能是在表达一个转机和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整首诗意蕴含深沉,反映了禅师在战乱中的内心挣扎和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释智朋 (共219首诗)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