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初早被相思染”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春初早被相思染”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踏莎行》

踏莎行

姜夔 宋朝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

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後书辞,别时针线。

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诗词解读

踏莎行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踏莎行·燕燕轻盈》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後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中文译文:

燕子轻盈飞翔,黄鹂婉转啭鸣。明亮的目光再次投向华胥仙境。长夜里艰难地领悟了薄情的真相,春初早已被相思深深染色。别后的书信,别离时的针线。离别的心魂暗暗追随着远去的郎君。淮南的明月冷冷照耀着千山万水,默默地回归,无人理会。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愁别绪的画面,以自然的景物和离别之情为主题。燕子和黄鹂作为春天的象征,呈现出轻盈婉转的形象,与主人公心中的相思之情相呼应。夜长之时,他艰难地认识到薄情的本质,而春天的到来早早地被爱情的思念所染色。离别后的书信和别离时的针线,都是诗中表达离愁的细节,突显了主人公心中深切的思念之情。离别之后,他的心魂默默地追随着远去的郎君,而冷冷的淮南明月照耀着无边的山水,似乎无人理会他的离别之苦。

赏析:

《踏莎行·燕燕轻盈》以简练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离别之情,情感真挚而质朴。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燕子和黄鹂的形象,展示了春天的美好与活力,与主人公内心的离愁相呼应。诗人以长夜和春初为时间线索,巧妙地表现了主人公对薄情真相的领悟和对相思的沉浸。别后的书信和别离时的针线象征着离别带来的思念之苦,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层次。最后,诗人运用淮南明月冷冷的描写,衬托出主人公孤独无依的离别之境,增强了诗作的凄凉之感。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情的笔触,展现了离别的辛酸与思念的苦楚,令人产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姜夔 (共349首诗)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