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宋朝诗人释绍昙的《偈颂一百零二首》
"隔江犹唱后庭花"平仄韵脚
拼音:gé jiāng yóu chàng hòu tíng huā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偈颂一百零二首
唤作如如,早是变了也。
那堪世尊拈花,百鸟衔花,南泉一枝花,灵云见桃花,石上栽花,总是虚花,且莫眼花。
野老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词解读
偈颂一百零二首翻译、赏析和诗意
《偈颂一百零二首》是宋代释尚昙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唤作如如、早是变了也的词句开篇,表达了事物的变幻无常和无常性质的主题。接着,诗中描绘了佛陀拈花微笑、百鸟衔花、南泉一枝花、灵云见桃花和石上栽花等图景,这些景象都是虚幻而短暂的。诗人通过描述这些虚幻的花朵,表达了生命的瞬息即逝和世间万物的无常性。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野老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表达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意境,从虚幻的花朵转移到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野老不知亡国恨暗示着岁月的更迭和人事的变迁,而隔江犹唱后庭花则暗示了时光的流转中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
整首诗通过描绘虚幻的花朵和人世间的变迁,表达了佛教思想中的无常观念。诗人通过短暂而美丽的花朵,唤起人们对于生命瞬息即逝的思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诗中的词句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花朵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生命和世间万物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词赏析了佛教思想中的重要主题,同时也通过对花朵和世间事物的描绘,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于虚幻世界的思考。它以简练而精确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深邃的哲理和审美的韵味,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