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镜上青霄”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半镜上青霄”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望江南·咏弦月》

望江南·咏弦月

纳兰性德 清朝

初八月,半镜上青霄。

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诗词解读

赏析

这首小词清丽空灵。前二句以空中悬半镜喻初八上弦之月,接以倚阑不语的娇人情景,又转而刻画月移梅影的极蕴情味的景象,最后以风飘裙带之景收束。五句之词而能翻转折进,于平淡之中饶蕴深情,确是浑脱超妙。其无聊心绪,无限愁情全在其中了。

望江南·咏弦月注释

①初八月;即上弦月。

②画阑:绘有彩画之栏干。

③红桥:泛指红色之桥。此与前之“画阑”对举,状其华美。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àng jiāng nán yǒng xián yuè
望江南·咏弦月

chū bā yuè, bàn jìng shàng qīng xiāo.
初八月,半镜上青霄。
xié yǐ huà lán jiāo bù yǔ, àn yí méi yǐng guò hóng qiáo, qún dài běi fēng piāo.
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作者信息

纳兰性德 (共186首诗)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