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饮一杯无”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能饮一杯无”出自宋朝诗人邵雍的《代书寄剑州普安令周士彦屯田》

代书寄剑州普安令周士彦屯田

邵雍 宋朝

二蜀至三吴,中间万城馀。

去年方北望,今岁复西驱。

剑阁离天日,秦川限帝都。

临风相忆处,能饮一杯无。

诗词解读

代书寄剑州普安令周士彦屯田翻译、赏析和诗意

《代书寄剑州普安令周士彦屯田》是宋代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蜀至三吴,中间万城余。

去年方北望,今岁复西驱。

剑阁离天日,秦川限帝都。

临风相忆处,能饮一杯无。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邵雍代写的一封书信,寄给在剑州担任普安令的周士彦,内容是关于士彦在田地上的屯田工作。诗中表达了对士彦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周边地域变化的观察和感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地理风貌和时光变迁,通过景物的转换展现出诗人对故友的思念之情。下面对每个句子进行赏析:

"二蜀至三吴,中间万城余":二蜀指的是蜀地,即四川地区;三吴指的是吴地,即江苏、浙江和上海地区。诗人描述了从蜀地到吴地之间的地域景观,表达了广袤的土地和众多的城池。

"去年方北望,今岁复西驱":去年,诗人还在北方眺望过远方,而今年却再次被命令前往西方。这句表达了诗人在不同地域间频繁迁徙的情况,以及他对离家背井的感慨。

"剑阁离天日,秦川限帝都":剑阁是位于四川的一座山峰,此处指的是离开了家乡的感觉。秦川指的是位于陕西的秦岭山谷,帝都指的是京城,即当时的首都。这句表达了离家的遥远和限制,以及对熟悉环境的思念之情。

"临风相忆处,能饮一杯无":诗人站在风前,回忆起与友人的往事,情感油然而生。这句表达了对友情的眷恋和对共同欢聚的渴望。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离家背井之情和对友情的思念之情。通过地域景观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时空相结合,让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情绪波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邵雍 (共1553首诗)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