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墙低还似家”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野老墙低还似家”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二》

“野老墙低还似家”的上一句是:手种桃李非无主

“野老墙低还似家”的下一句是:恰似春风相欺得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

杜甫 唐朝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诗词解读

赏析

组诗第一首总述客愁恼春,这第二首便承接第一首而来,借埋怨春风欺花来发牢骚。前两句说桃李有主,而且是在自家的花园之中,“非”、“还”二字加强语气,强调感情色彩。后两句说,春色催花,已是“深造次”,而现在春风竟又来欺凌,一夜之间居然吹折数枝鲜花!“恰似”即“正是”。“得”,是唐人口语,语助词。诗人寓情于景,造成情与景的对立气氛。在诗人眼中,春风折花,便是有意欺主。在诗人笔下,春风与桃李都人格化了。明明是诗人恼春,却写成春风欺人。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ué jù màn xìng jiǔ shǒu qí èr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

shǒu zhǒng táo lǐ fēi wú zhǔ, yě lǎo qiáng dī hái shì jiā.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qià sì chūn fēng xiāng qī dé, yè lái chuī zhé shù zhī huā.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作者信息

杜甫 (共1171首诗)

大李杜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