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谢金吾子”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持谢金吾子”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杂诗》

“持谢金吾子”的下一句是:烦君提玉壶

杂诗

王维 唐朝

朝因折杨柳,相见洛阳隅。

楚国无如妾,秦家自有夫。

对人传玉腕,映烛解罗襦。

人见东方骑,皆言夫婿殊。

持谢金吾子,烦君提玉壶。

诗词解读

杂诗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

《杂诗》

朝因折杨柳,相见洛阳隅。

楚国无如妾,秦家自有夫。

对人传玉腕,映烛解罗襦。

人见东方骑,皆言夫婿殊。

持谢金吾子,烦君提玉壶。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抒发。诗人首先通过描写折断的杨柳,表达了悲伤之情。随后,诗人写到自己来到洛阳的时候,想要找到妻子,但是发现妻子已经离开楚国而去了秦国。诗人感叹自己在楚国无人能够比得上妻子的美貌,而在秦家有了新的丈夫。诗人和妻子相对而坐,传递了心心相惜之意。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的妻子,她玉腕如白玉,襦衣解开,美丽动人。当人们看到来自东方的骑士时,都会认为他们的丈夫非常特别。最后,诗人拿出谢金吾送给的提玉壶,表示自己久病不愈,请求朋友提供医药帮助。

赏析:

《杂诗》以抒发诗人内心情感和生活琐事为主题,以写实手法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叙述,诗人表达了对妻子的想念和思恋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形象的手法,通过描写杨柳、玉腕和罗襦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情感的复杂性和对现实的观察。整首诗笔调优美,扣人心弦,展现了唐代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á shī
杂诗

cháo yīn shé yáng liǔ, xiāng jiàn luò yáng yú.
朝因折杨柳,相见洛阳隅。
chǔ guó wú rú qiè, qín jiā zì yǒu fū.
楚国无如妾,秦家自有夫。
duì rén chuán yù wàn, yìng zhú jiě luó rú.
对人传玉腕,映烛解罗襦。
rén jiàn dōng fāng qí, jiē yán fū xù shū.
人见东方骑,皆言夫婿殊。
chí xiè jīn wú zi, fán jūn tí yù hú.
持谢金吾子,烦君提玉壶。

作者信息

王维 (共404首诗)

王孟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