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有仙山”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海上有仙山”出自宋朝诗人汪元量的《女道士王昭仪仙游词》

“海上有仙山”的上一句是:人间无葬地

女道士王昭仪仙游词

汪元量 宋朝

吴国生如梦,幽州死未寒。

金闺诗卷在,玉案道书闲。

苦雾蒙丹旐,酸风射素棺。

人间无葬地,海上有仙山。

诗词解读

女道士王昭仪仙游词翻译、赏析和诗意

《女道士王昭仪仙游词》是宋代作家汪元量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分析、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吴国生如梦,幽州死未寒。

金闺诗卷在,玉案道书闲。

苦雾蒙丹旐,酸风射素棺。

人间无葬地,海上有仙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女道士王昭仪的仙游之旅。诗人通过描写王昭仪的生死境遇,表达了人世间的无常和超越尘世的仙境存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王昭仪的传奇人生。首句"吴国生如梦,幽州死未寒",揭示了她的出身和早逝的悲剧。"金闺诗卷在,玉案道书闲"表现了她在人间留下的才情和修道的志向。"苦雾蒙丹旐,酸风射素棺"描述了她的葬礼场景,意味着她在人间无法找到合适的葬地。最后两句"人间无葬地,海上有仙山"则表达了她超凡脱俗的境界,她的灵魂找到了归宿,进入了仙山之中。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词句和寥寥数语,展示了王昭仪的一生,呈现了她超越尘世的仙境之旅。诗人通过对王昭仪的境遇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超越世俗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遐想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汪元量 (共639首诗)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