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狂遍九州”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颠狂遍九州”出自唐朝诗人张祜的《书愤》

“颠狂遍九州”的下一句是:平生镆铘剑

书愤

张祜 唐朝

三十未封侯,颠狂遍九州。

平生镆铘剑,不报小人雠。

诗词解读

书愤翻译、赏析和诗意

《书愤》

三十未封侯,

颠狂遍九州。

平生镆铘剑,

不报小人雠。

中文译文:

三十年未能封侯,

疯狂地游历九州大地。

我一生持有磨炼出的宝剑,

却未能报复那些小人的仇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书愤》是唐代张祜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不满和个人的愤懑之情。诗中的"三十未封侯"意味着作者年过三十却未能获得功名和地位的失落感。"颠狂遍九州"表达了作者在寻找机会和发展的过程中的不屈不挠和不顾一切的决心。

诗中提到的"平生镆铘剑"表示作者一生中磨炼出的锋利的剑,象征着作者的才华和能力。然而,作者却没有利用这把剑来报复那些小人的恶行,显示出他对于个人尊严和正义的坚守。

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社会不公和个人遭遇的不满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的坚持和高尚的品质。这种书写方式在唐代的文学中属于一种常见的抒发情感的方式,通过表达个人的愤懑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传递了一种对于正义和道德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张祜 (共325首诗)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

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