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雾晓笼衔岭月”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竹雾晓笼衔岭月”出自唐朝诗人王贞白的《庾楼晓望》

“竹雾晓笼衔岭月”的下一句是:蘋风暖送过江春

"竹雾晓笼衔岭月"平仄韵脚

拼音:zhú wù xiǎo lóng xián lǐng yuè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六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庾楼晓望

王贞白 唐朝

独凭朱槛亦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蘋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诗词解读

庾楼晓望翻译、赏析和诗意

《庾楼晓望》是一首唐代王贞白创作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清晨独自站在庾楼上,俯瞰山水的美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独凭朱槛亦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蘋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诗意:

诗人在清晨独自站在庾楼上,远眺山色渐明,水面波光粼粼。清晨的竹林笼罩在薄雾中,把当晚的月亮带到了清晨。微风吹过蘋江,带来了暖暖的春天。尽管阳光已照射到城墙的阴影处,但仍可见残余的积雪。衙门前的鼓声还未起,尘土未起。三百年来,庾楼上见证了多少人远离家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站在庾楼上,凭栏远眺,看到山色渐渐明亮,水面洁净,竹林笼罩在薄雾中。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美好祝福,以及对家乡的思乡之情。庾楼绵延三百年,见证了许多人的离别和思念。整首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景色,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让人产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王贞白 (共66首诗)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