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寄彩笺兼尺素”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欲寄彩笺兼尺素”出自宋朝诗人张先的《蝶恋花》

蝶恋花

张先 宋朝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来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雕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诗词解读

蝶恋花翻译、赏析和诗意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代张先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来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雕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以槛菊、兰花、燕子、明月等意象来表达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诗人独自登高楼,眺望远方,感叹山长水阔,不知思念之人所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的描绘。首句“槛菊愁烟兰泣露”,通过描绘菊花因思念而愁苦,兰花因离别而泣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接着描述了罗幕轻寒、燕子往来,营造出秋日的寂寥和凄凉。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透过窗户,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第三句“昨夜西风雕碧树”,通过风雕碧树的描绘,表达了秋天的寒冷和变幻。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诗人孤独地登上高楼,眺望远方,感叹山长水阔,不知思念之人所在,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无尽的离愁。

最后两句“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诗人表达了寄托思念之情的愿望,但面对山河壮阔的景色,却不知思念之人所在,增加了诗词的凄凉和无奈之感。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和思念之情,展现了秋天的凄凉和无尽的辽阔,给人以深深的感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张先 (共194首诗)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