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星不在天”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酒星不在天”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其二》

“酒星不在天”的上一句是:天若不爱酒

“酒星不在天”的下一句是:地若不爱酒

"酒星不在天"平仄韵脚

拼音:jiǔ xīng bù zài tiān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月下独酌其二

李白 唐朝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诗词解读

月下独酌其二翻译、赏析和诗意

《月下独酌其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如果天不爱酒,酒星就不会出现在天空。

如果地不爱酒,地上也不会有酒泉。

既然天地都爱酒,那么爱酒就是天地应有的。

已经听说酒能洗净心灵,但同样也会使人沉沦。

贤者和圣人既然已经品尝过美酒,为何还要追求神仙。

只需三杯酒,通达大道,一斗酒可自然而然地合而为一。

只要在酒中找到乐趣,不必被醒者所传承。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酒的热爱和对酒的赞美。他认为天和地都对酒情有独钟,这使得爱酒成为了一种自然的本能。他也提到了酒对心灵的洗涤和人们对酒的沉迷。他认为贤者和圣人已经品尝过美酒,因此不需要追求神仙。最后,他告诫人们只需适度饮酒,就能领悟到大道的真谛,不必过于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李白对酒的态度和观点。他将天地对酒的喜爱与人对酒的追求相对比,提出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他认为酒能够洗净心灵,但同时也存在着让人陷入沉沦的危险。通过提到贤者和圣人已经品尝过美酒,他暗示人们不必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而是应当在适度的饮酒中寻找生活的乐趣。这首诗在表达对酒的赞美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种平衡和自我节制的生活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李白 (共981首诗)

大李杜,酒中八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