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知一勺可延龄”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还知一勺可延龄”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楚州开元寺北院枸杞临井繁茂可观群贤赋诗因以继和》

“还知一勺可延龄”的上一句是:上品功能甘露味

"还知一勺可延龄"平仄韵脚

拼音:hái zhī yī sháo kě yán líng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楚州开元寺北院枸杞临井繁茂可观群贤赋诗因以继和

刘禹锡 唐朝

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香泉树有灵。

翠黛叶生笼石甃,殷红子熟照铜瓶。

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诗词解读

楚州开元寺北院枸杞临井繁茂可观群贤赋诗因以继和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楚州开元寺北院枸杞临井繁茂可观群贤赋诗因以继和》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僧房药树依寒井,

井有香泉树有灵。

翠黛叶生笼石甃,

殷红子熟照铜瓶。

枝繁本是仙人杖,

根老新成瑞犬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

还知一勺可延龄。

中文译文:

僧房的药杞树依靠着寒井,

井中有香泉,树上有灵气。

青翠的叶子生长在笼石甃上,

红艳的果实熟透,照耀着铜瓶。

枸杞树枝繁茂,宛如仙人的法杖,

树根虽然老旧,却形成了祥瑞的犬形。

这上等的枸杞具有甘露般的功效和味道,

人们也知道只需一勺,就能延年益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楚州开元寺北院的一棵枸杞树。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展示了这棵树的繁茂和神奇之处。

首先,诗人描述了枸杞树与寒井的关系。树依靠着寒井,而井中的泉水带着香气,树上则散发着灵气。这种关系暗示了树木与水源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共生,也传递了一种自然的和谐之美。

接着,诗人以细致的描写展示了枸杞树的生长状态。枸杞树的绿叶生长在笼石甃上,形成了一幅青翠欲滴的画面。而枸杞的果实成熟时,呈现出鲜红艳丽的颜色,照耀着铜瓶。这种色彩对比和互补,增添了诗意的层次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枸杞树形容成仙人的法杖和祥瑞的犬形。枸杞树枝繁茂如同仙人的法杖,暗示了它的高大和挺拔。而根老新成瑞犬形,则表达了枸杞树生命力的奇特和延续。

最后两句表达了枸杞的珍贵和功效。这种上等的枸杞具有甘露般的味道和滋补的功效,一勺就能延年益寿。这里,诗人通过描写枸杞的品质和功效,将其与寻常食物区别开来,赋予了它一种超越凡俗的意义。

整首诗以枸杞树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夸张的修辞,展现了枸杞的神奇和珍贵之处。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生命力和延寿之道的追求诗词:《楚州开元寺北院枸杞临井繁茂可观群贤赋诗因以继和》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僧房药树依寒井,

井有香泉树有灵。

翠黛叶生笼石甃,

殷红子熟照铜瓶。

枝繁本是仙人杖,

根老新成瑞犬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

还知一勺可延龄。

中文译文:

僧房旁边的药杞树依靠着寒井,

井中涌出香泉,树上有神奇的灵气。

青翠的叶子生长在石甃上,

鲜红的果实成熟,照亮着铜瓶。

茂密的枝干本是仙人的法杖,

树根经历岁月成为祥瑞的犬形。

这上等的枸杞具有甘露般的味道,

人们也知道只需一勺,就能延长寿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楚州开元寺北院的一棵枸杞树。诗人刘禹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展示了这棵树的茂盛和神奇之处。

诗的开头,诗人描述了僧房旁的药杞树依靠着寒井生长。井中涌出的泉水具有香气,树上则散发出神奇的灵气。这种描写传递了树木与水源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共生,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接下来,诗人以细致的描写展示了枸杞树的生长状态。青翠的叶子生长在石甃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象。而红艳的果实成熟时,照亮了铜瓶。通过色彩的对比,诗人增添了诗意的层次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枸杞树形容成仙人的法杖和祥瑞的犬形。枸杞树的枝干茂密如同仙人的法杖,暗示了它的高大和挺拔。而根部经历岁月,形成了祥瑞的犬形,表达了枸杞树生命力的奇特和延续。

最后两句表达了枸杞的珍贵和功效。这种上品的枸杞具有甘露般的味道和滋补的功效,人们也知道只需一勺,就能延长寿命。通过描写枸杞的品质和功效,诗人赋予了它一种超越凡俗的意义。

整首诗以枸杞树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夸张的修辞,展现了枸杞的神奇和珍贵之处。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生命力和延寿之道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刘禹锡 (共723首诗)

刘白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