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饮渭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西秦饮渭水”出自唐朝诗人李峤的《龙》

“西秦饮渭水”的上一句是:含章拟凤雏

李峤 唐朝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诗词解读

龙翻译、赏析和诗意

《龙》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李峤。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龙凤迎宾,展翅翱翔。西秦地,东洛都。神秘圣地,寓意深远;优秀人物,德行出众。带火带星,化身龙君;升云鼎湖,抚慰鳌邦。渴望遇见圣贤楷模,华阳朝廷便早晨忙忙。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氛围,以及对壮丽景观和卓越人物的赞美之情。

诗中提到的"龙"和"凤"象征着帝王之气和吉祥的象征。"衔烛耀幽都"表明龙凤的盛世即将到来,展示了一种繁荣兴旺的景象。

"西秦"和"东洛"是两个重要的地名,分别代表了历史上两个具有影响力的政权。"饮渭水"和"荐河图"传达出作者对这些地方的景物和历史文化的推崇。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些地方的期待,希望它们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诗中描述了龙凤的神奇能力和庄严形象。"带火移星陆"以及"升云出鼎湖"表明龙可以化身为星辰和云彩,具有超凡的力量和不可思议的能力。这种形象突显了龙的威严和神秘性。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渴望能够遇见圣人、楷模的愿望。"希逢圣人步"和"庭阙正晨趋"表明作者期待着在华阳朝廷中看到道德高尚、有贤德的人物,希望这些人物能够引领国家走向繁荣和和谐。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龙凤、西秦和东洛等形象的描绘,展示了壮丽和庄严的景象,传递出对美好理想和伟大历史的憧憬。作者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使整首诗词富有激越感和力量感。通过对龙的理想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凤凰般优秀人物的赞美和追求,以及对社会伦理秩序的渴望。整首诗词展示了作者的聪明才智和对伟大时代的热爱,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李峤 (共200首诗)

文章四友,苏李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但他历仕五朝,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人品多受诟病。史家评价,贬抑居多。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