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丝轻那忍折”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人为丝轻那忍折”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望江南》

"人为丝轻那忍折"平仄韵脚

拼音:rén wéi sī qīng nà rěn zhé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九屑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望江南

欧阳修 宋朝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

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

留著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

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

何况到如今。

(莺嫌 一作:莺怜;留著 一作:留取)

诗词解读

望江南翻译、赏析和诗意

《望江南·江南柳》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南的柳树,叶子还没有完全长成茂密的阴影。

人们为了丝织品而轻轻地摘取柳枝,黄莺也嫌弃它们嫩嫩的不能吟唱。

留住它们等待着深入春天。

十四五岁的时候,我闲散地抱着琵琶寻找乐趣。

在台阶上摇铜钱,下到台阶下行走,那时我们相见早就留下了心意。

何况到了现在呢?

诗意:

《望江南·江南柳》这首诗词描绘了江南地区的景象,着重描述了柳树的情景和自然的变化。诗中表达了人们对于柳树的珍视,柳叶虽然还未完全长成,但人们仍然小心翼翼地采摘柳枝,以制作丝织品。然而,连黄莺也嫌弃柳枝过于嫩嫩的不能吟唱。作者通过描写柳树和黄莺的态度,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中还描绘了作者的闲适生活。他在十四五岁的时候,无所事事地抱着琵琶,寻找着自己的乐趣。他在阶上摇铜钱,下到阶下行走,回忆起早年与他人的相识,留下了深深的思念之情。最后,作者反问自己,现在已经过去了那么久,更何况到了现在呢?通过这样的描写,诗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之情。

赏析:

《望江南·江南柳》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时光的感慨。诗中的江南柳和黄莺成为表达情感的象征,柳树的嫩叶和黄莺的嫌弃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通过描述柳树和黄莺,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诗词中的琵琶、阶上簸钱等元素则勾勒出作者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传递出一种宁静和怀旧之情。最后的反问句则呼应了时光的流逝和对逝去岁月的思念之情,引发读者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无情的深思。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复杂的情感和意境,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回忆,唤起读者对生命和时光的反思。它表达了欧阳修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情追思,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沉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àng jiāng nán
望江南

jiāng nán liǔ, yè xiǎo wèi chéng yīn.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
rén wéi sī qīng nà rěn zhé, yīng xián zhī nèn bù shèng yín.
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
liú zhe dài chūn shēn.
留著待春深。
shí sì wǔ, xián bào pí pá xún.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
jiē shàng bǒ qián jiē xià zǒu, nèn shí xiāng jiàn zǎo liú xīn.
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
hé kuàng dào rú jīn.
何况到如今。
yīng xián yī zuò: yīng lián liú zhe yī zuò: liú qǔ
(莺嫌 一作:莺怜;留著 一作:留取)

作者信息

欧阳修 (共1188首诗)

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