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一庵聊洗心”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借我一庵聊洗心”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孔毅甫以诗戒饮酒问》

“借我一庵聊洗心”的上一句是:君家长松十亩阴

"借我一庵聊洗心"平仄韵脚

拼音:jiè wǒ yī ān liáo xǐ xīn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孔毅甫以诗戒饮酒问

苏轼 宋朝

买田且乞墨竹次其韵酒中真复有何好,孟生虽贤未闻道。

醉时万虑一扫空,醒后纷纷如宿草。

十年揩洗见真妄,石女无儿焦谷槁。

此身何异贮酒瓶,满辄予人空自倒。

武昌痛饮岂吾意,性不违人遭客恼。

君家长松十亩阴,借我一庵聊洗心。

我田方寸耕不尽,何用百顷糜千金。

枕书熟睡呼不起,好学怜君工杂拟。

且将墨竹换新诗,润色何须待东里。

诗词解读

孔毅甫以诗戒饮酒问翻译、赏析和诗意

《孔毅甫以诗戒饮酒问》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矛盾态度和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友情和学术的追求。

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

买田且乞墨竹次其韵,

购置土地,还要向人借墨竹,

酒中真复有何好,

酒中真实又有何好处,

孟生虽贤未闻道。

虽然有贤人像孟子,但未听闻其言道。

醉时万虑一扫空,

喝醉时,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不见,

醒后纷纷如宿草。

醒来后,烦恼又如同草木一样纷纷而生。

十年揩洗见真妄,

十年的洗涤揩去了真实与虚妄,

石女无儿焦谷槁。

石女无儿焦谷干涸。

此身何异贮酒瓶,

我这个人何异于一个酒瓶,

满辄予人空自倒。

当满了时,就倒空给别人。

武昌痛饮岂吾意,

武昌的痛饮并不符合我的心意,

性不违人遭客恼。

我不愿违背人情,却招来客人的不满。

君家长松十亩阴,

你家的长松树有十亩的阴凉,

借我一庵聊洗心。

借给我一座茅庵,让我洗涤内心。

我田方寸耕不尽,

我自己的田地都忙不完耕种,

何用百顷糜千金。

何必要百顷土地和千金财富。

枕书熟睡呼不起,

枕着书本,酣然入睡,无法起身,

好学怜君工杂拟。

我爱好学,可怜你的工作繁杂。

且将墨竹换新诗,

暂且将墨竹放下,换一首新诗,

润色何须待东里。

为何要等到东里才添油加醋。

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可以总结如下:

这首诗词以苏轼自己的名字"孔毅甫"为题,通过对饮酒和学问的思考,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己行为的反思。诗人对酒有着矛盾的态度,认为醉酒能暂时抛却烦恼,但醒来后烦恼又如草木一样纷至沓来。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有时像一个酒瓶,满了就倒给别人,暗示自己过于放纵而没有真正的坚持和追求。诗人拒绝了别人的痛饮,但却因此引来了客人的不满。然后他表达了对友情和学术的追求,希望能借到一座茅庵来洗涤内心,同时对自己的学业和好学精神表示怜悯。最后,他提到暂且将墨竹放下,换一首新诗,不必等到东里才添油加醋。

这首诗词通过对饮酒、友情和学术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他对酒的态度既有享乐和逃避的一面,又有对于自我放纵和虚妄的警醒。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时像酒瓶一样,满了就倒空给别人,暗示自己在人生中缺乏真正的坚持和追求。他拒绝了痛饮,对友情和学术有着真挚的渴望,希望能在学术的道路上有所成就。最后,他表示应该暂时放下某些事物,换一种新的方式来润色自己的诗作,不必等待某个时机才去修饰。

整体来说,这首诗词以自省和思考为主题,通过对饮酒和学术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追求和内心迷惘的矛盾心态,展示了苏轼对自我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kǒng yì fǔ yǐ shī jiè yǐn jiǔ wèn
孔毅甫以诗戒饮酒问

mǎi tián qiě qǐ mò zhú cì qí yùn jiǔ zhōng zhēn fù yǒu hé hǎo, mèng shēng suī xián wèi wén dào.
买田且乞墨竹次其韵酒中真复有何好,孟生虽贤未闻道。
zuì shí wàn lǜ yī sǎo kōng, xǐng hòu fēn fēn rú sù cǎo.
醉时万虑一扫空,醒后纷纷如宿草。
shí nián kāi xǐ jiàn zhēn wàng, shí nǚ wú ér jiāo gǔ gǎo.
十年揩洗见真妄,石女无儿焦谷槁。
cǐ shēn hé yì zhù jiǔ píng, mǎn zhé yǔ rén kōng zì dào.
此身何异贮酒瓶,满辄予人空自倒。
wǔ chāng tòng yǐn qǐ wú yì, xìng bù wéi rén zāo kè nǎo.
武昌痛饮岂吾意,性不违人遭客恼。
jūn jiā cháng sōng shí mǔ yīn, jiè wǒ yī ān liáo xǐ xīn.
君家长松十亩阴,借我一庵聊洗心。
wǒ tián fāng cùn gēng bù jìn, hé yòng bǎi qǐng mí qiān jīn.
我田方寸耕不尽,何用百顷糜千金。
zhěn shū shú shuì hū bù qǐ, hào xué lián jūn gōng zá nǐ.
枕书熟睡呼不起,好学怜君工杂拟。
qiě jiāng mò zhú huàn xīn shī, rùn sè hé xū dài dōng lǐ.
且将墨竹换新诗,润色何须待东里。

作者信息

苏轼 (共3459首诗)

苏黄,三苏,苏辛,宋四家,唐宋八大家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