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晨开扫翠微”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高阁晨开扫翠微”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浙东元相公书叹梅雨郁蒸之候,因寄七言》

浙东元相公书叹梅雨郁蒸之候,因寄七言

刘禹锡 唐朝

稽山自与岐山别,何事连年鸑鷟飞。

百辟商量旧相入,九天祗候老臣归。

平湖晚泛窥清镜,高阁晨开扫翠微。

今日看书最惆怅,为闻梅雨损朝衣。

诗词解读

浙东元相公书叹梅雨郁蒸之候,因寄七言翻译、赏析和诗意

《浙东元相公书叹梅雨郁蒸之候,因寄七言》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稽山自与岐山别,何事连年鸑鷟飞。

百辟商量旧相入,九天祗候老臣归。

平湖晚泛窥清镜,高阁晨开扫翠微。

今日看书最惆怅,为闻梅雨损朝衣。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官员的愁苦心情。诗人刘禹锡以浙东元相公的身份,抒发对梅雨季节的烦闷之情,并借此寄托自己对官场的失望和归隐之志。

赏析:

诗的开篇,作者提到稽山与岐山分别,暗示自己的离任。接着诗人抱怨连年来鸑鷟(一种鸟)频繁飞行,意味着政治上的动荡和不稳定。

下一节诗中,百辟商量旧相入,九天祗候老臣归,表达了作者对退休官员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回归政治舞台,为国家尽力。这里的"百辟"指的是百官,"旧相"则是指退休的宰相。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作者的环境,平湖晚泛窥清镜,高阁晨开扫翠微。平湖是指作者居住的地方,晚上泛舟湖上,透过清凉的湖水看到自己的倒影。高阁则指的是居高临下的地方,清晨时开窗扫视着翠绿的微末。

最后一节表达了作者的寂寞和失望。他说,今天看书最让人忧伤,因为他听到了梅雨的声音,梅雨的滋润使朝衣受损,暗喻自己在政治上的辜负和困境。

整首诗通过描绘梅雨季节和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政治局势的不满和对官场的失望。他借梅雨之声表达自己的心情,流露出对官员的期待和对政治的惋惜,同时也抒发了个人的归隐之志。这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时代的思考和自身处境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刘禹锡 (共723首诗)

刘白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