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侬但忆归”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吴侬但忆归”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戏题巫山县用杜子美韵》

“吴侬但忆归”的下一句是:直知难共语

"吴侬但忆归"平仄韵脚

拼音:wú nóng dàn yì guī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戏题巫山县用杜子美韵

黄庭坚 宋朝

巴俗深留客,吴侬但忆归。

直知难共语,不是故相违。

东县闻铜臭,江陵换祫衣。

丁宁巫峡雨,慎莫暗朝晖。

诗词解读

戏题巫山县用杜子美韵翻译、赏析和诗意

《戏题巫山县用杜子美韵》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巴俗深留客,

吴侬但忆归。

直知难共语,

不是故相违。

东县闻铜臭,

江陵换祫衣。

丁宁巫峡雨,

慎莫暗朝晖。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黄庭坚在巫山县的离别之情。他在巴地风俗的熏陶下,深深地留恋着这里的客人。然而,他心中却始终惦记着自己的故乡吴地。尽管他们之间存在着难以共语的隔阂,但这并不表示他们是故意相互违背。诗中还提到了东县传来的铜器的气味,以及江陵地区举行祭祀活动时更换的祭祀衣袍。最后,他警醒自己要谨慎,不要被短暂的朝阳所迷惑。

赏析:

这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简洁而精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思索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黄庭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发了对巴地和吴地的感情纠葛。诗中的巴俗和吴侬是指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方言,展现了地方特色和个人情感的交织。他直言自己难以与当地人交流,但并不认为这是故意相互违背,而是双方文化差异所致。通过描绘东县传来的铜器气味和江陵更换祭祀衣袍的情景,使诗词增添了一丝生动和具体的细节。最后一句话是作者对自己的提醒,他告诫自己要保持警惕,不要被短暂的朝阳所迷惑,意味着他希望自己能保持清醒的思维,不受外界干扰。

整首诗以简练而意味深长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归乡的复杂情感,同时也触及了文化差异和个人思考的层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思考,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诗人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黄庭坚 (共2393首诗)

苏黄,宋四家,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