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远方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客从远方来”出自唐朝诗人贯休的《古意代友人投所知》

“客从远方来”的上一句是:且无金辘轳

“客从远方来”的下一句是:遗我古铜镜

古意代友人投所知

贯休 唐朝

青松虽有花,有花不如无。

贫井泉虽清,且无金辘轳。

客从远方来,遗我古铜镜。

挂之玉堂上,如对轩辕圣。

天龙睡坤腹,土蚀金鬣绿。

因知燕赵佳人颜似玉,不得此镜终不(缺一字)。

诗词解读

古意代友人投所知翻译、赏析和诗意

古意代友人投所知

青松虽有花,有花不如无。

贫井泉虽清,且无金辘轳。

客从远方来,遗我古铜镜。

挂之玉堂上,如对轩辕圣。

天龙睡坤腹,土蚀金鬣绿。

因知燕赵佳人颜似玉,不得此镜终不(缺一字)。

中文译文:

远方的友人给我寄了一面古铜镜。挂在我家的玉堂上,仿佛面对着传说中的古代帝王轩辕的圣容。铜镜被天空中的云龙看着,地下的泥土也将它侵蚀得绿了金鬣。因为知道燕赵地区的美女容貌如同玉一般,所以我不能没有这个镜子(缺一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述一面古铜镜为主线,通过几处意象的巧妙运用,展现了友情和美的追求。作者善于运用平淡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感情。

诗中的青松有花无花的对比,以及贫井清净无金辘轳的对比,表达了对于简朴、自然、无欲的向往,寄托了对纯粹之美的追求。

古铜镜是友人送来的礼物,被挂在玉堂上,与轩辕圣容相对,表现了珍贵之物的重要性和对于美的追求。同时,铜镜又寓意着友谊的珍贵与持久。天龙看着镜子,地下的泥土腐蚀了镜子的金鬣,提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替。

最后一句诗缺一字,这是古代文人常常使用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意留白,给读者一种联想的空间,也增添了一种神秘与悬念的氛围。通过这首诗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朴素之美和友情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世事变迁,美丽也会有逝去的时刻,带给读者一种沉思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ǔ yì dài yǒu rén tóu suǒ zhī
古意代友人投所知

qīng sōng suī yǒu huā, yǒu huā bù rú wú.
青松虽有花,有花不如无。
pín jǐng quán suī qīng, qiě wú jīn lù lú.
贫井泉虽清,且无金辘轳。
kè cóng yuǎn fāng lái, yí wǒ gǔ tóng jìng.
客从远方来,遗我古铜镜。
guà zhī yù táng shàng, rú duì xuān yuán shèng.
挂之玉堂上,如对轩辕圣。
tiān lóng shuì kūn fù, tǔ shí jīn liè lǜ.
天龙睡坤腹,土蚀金鬣绿。
yīn zhī yān zhào jiā rén yán shì yù,
因知燕赵佳人颜似玉,
bù dé cǐ jìng zhōng bù quē yī zì.
不得此镜终不(缺一字)。

作者信息

贯休 (共517首诗)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