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惟觉祭文多”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集中惟觉祭文多”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集中惟觉祭文多”的上一句是:世上空惊故人少

“集中惟觉祭文多”的下一句是:芳林新叶催陈叶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刘禹锡 唐朝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诗词解读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翻译、赏析和诗意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是一首唐代刘禹锡的诗歌。这首诗通过对世事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时光、故人的惋惜以及对现实的思考。

译文如下: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唱给君唱,愁闻改变不多。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只觉祭文多。

世间平凡人物纷纷离去,只有缅怀的文字较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新的叶子推开旧的叶子,水流中前一波放弃后一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千古以来都是同样的悲恨,听琴时,泪水已流尽,又能如何呢?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换的感叹和人生的无常。诗人感到故人渐渐凋谢离去,却只能用文字来祭奠,感慨世间人物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诗中的芳林和流水,都是象征着时光的流转,新旧更替。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悲哀。最后几句则传达了诗人对自身的思考,无论是在千古还是在现实中,人们都有着同样的痛苦,听琴时泪尽,也无法改变现实的哀伤。

整首诗意境凄凉,语言简洁含蓄,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思考。通过描绘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离别,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惋惜,并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思索。整个诗歌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刘禹锡的诗才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è tiān jiàn shì shāng wēi zhī dūn shī huì shū sān jūn zǐ jiē yǒu shēn fēn yīn chéng shì shī yǐ jì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yín jūn tàn shì shuāng jué jù, shǐ wǒ shāng huái zòu duǎn gē.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shì shàng kōng jīng gù rén shǎo,
世上空惊故人少,
jí zhōng wéi jué jì wén duō.
集中惟觉祭文多。
fāng lín xīn yè cuī chén yè, liú shuǐ qián bō ràng hòu bō.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wàn gǔ dào jīn tóng cǐ hèn, wén qín lèi jǐn yù rú hé.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作者信息

刘禹锡 (共723首诗)

刘白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