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盛说桃花源”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先贤盛说桃花源”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

"先贤盛说桃花源"平仄韵脚

拼音:xiān xián shèng shuō táo huā yuán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

王昌龄 唐朝

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

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山观空虚清静门,从官役吏扰尘喧。

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诗词解读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翻译、赏析和诗意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是唐代王昌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置身于林中,思念黄炼师、追寻桃源的场景,表达了对先贤传说和隐居者的向往和敬仰,以及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道教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松间白发黄尊师,

童子烧香禹步时。

欲访桃源入溪路,

忽闻鸡犬使人疑。

先贤盛说桃花源,

尘忝何堪武陵郡。

闻道秦时避地人,

至今不与人通问。

山观空虚清静门,

从官役吏扰尘喧。

暂因问俗到真境,

便欲投诚依道源。

诗意:诗词以武陵山为背景,写诗人在松林间凝望黄炼师,燃香祭拜,仿效禹步时期的祭祀仪式。随后诗人欲前往桃源,却听到鸡犬的啼鸣声,让他产生怀疑。然后诗人提到了桃花源的传说,表达了对那些国家盛世却退隐深山的先贤的敬仰之情,同时对自己作为武陵郡的小官却无法达到他们的高尚品格感到愧疚。诗人听说秦时有人避地另辟蹊径,至今仍与世隔绝。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开元观的宁静环境,表达对官场繁杂喧闹的厌倦,以及对宁静和道教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暂时放下世俗的事务,希望能真正投入到追求道教境界的道源之中。

赏析:这首诗词以描写和表达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黄炼师和桃源的敬仰和向往,同时表达了对当时官场环境的厌倦以及对宁静和道教境界的追求。通过描写武陵山的景色和社会背景,诗人让人们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矛盾、思考和奋斗的状态。这首诗词反映了唐代文人的思想和态度,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并表达了对隐居生活和道教的向往和崇尚。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独特,给人以诗意悠长、思考人生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ǔ líng kāi yuán guān huáng liàn shī yuàn sān shǒu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

sōng jiān bái fà huáng zūn shī, tóng zǐ shāo xiāng yǔ bù shí.
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yù fǎng táo yuán rù xī lù, hū wén jī quǎn shǐ rén yí.
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xiān xián shèng shuō táo huā yuán, chén tiǎn hé kān wǔ líng jùn.
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
wén dào qín shí bì dì rén, zhì jīn bù yú rén tōng wèn.
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shān guān kōng xū qīng jìng mén, cóng guān yì lì rǎo chén xuān.
山观空虚清静门,从官役吏扰尘喧。
zàn yīn wèn sú dào zhēn jìng, biàn yù tóu chéng yī dào yuán.
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作者信息

王昌龄 (共210首诗)

四大边塞诗人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