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牵名惹逡巡过”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利牵名惹逡巡过”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看花回(二之一·大石调)》

看花回(二之一·大石调)

柳永 宋朝

屈指劳生百岁期。

荣瘁相随。

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

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尘事常多雅会稀。

忍不开眉。

画堂歌管深深处,难忘酒盏花枝。

醉乡风景好,携手同归。

诗词解读

看花回(二之一·大石调)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中文译文:

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

只因利牵扰惹我心烦,奈双轮往来,时间匆匆。

红颜如今已成白发,极品又有何用。

世俗之事常多雅事少,忍不住皱眉。

人们忙于繁琐的事务,无法忘怀那画堂歌管的繁华。

醉倒在乡间风景之中,携手归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词人柳永创作的,描写了作者对世俗的困恼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的开头“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表达了对生命短暂而有限的慨叹,人们在一生劳碌之后,功名利禄随之而来,但同时也伴随着烦恼和纷扰。

接着,诗中描述了人们为名利而忙碌的景象,而珍贵的时间也在匆忙的双轮中消逝。红颜如今也已老去,各种世俗的极品却无法给我们带来真正的满足。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雅事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他感叹现实世界种种琐碎之事屡屡折磨人心,而难得的雅事和美好景色却显得格外珍贵。他怀念那画堂歌管的深处,并无法忘怀醉倒在乡间风景中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揭示了作者内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和世俗事务的烦恼,同时也表达了对琐碎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柳永独特的感悟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kàn huā huí èr zhī yī dà shí diào
看花回(二之一·大石调)

qū zhǐ láo shēng bǎi suì qī.
屈指劳生百岁期。
róng cuì xiāng suí.
荣瘁相随。
lì qiān míng rě qūn xún guò, nài liǎng lún yù zǒu jīn fēi.
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
hóng yán chéng bái fà, jí pǐn hé wéi.
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chén shì cháng duō yǎ huì xī.
尘事常多雅会稀。
rěn bù kāi méi.
忍不开眉。
huà táng gē guǎn shēn shēn chù, nán wàng jiǔ zhǎn huā zhī.
画堂歌管深深处,难忘酒盏花枝。
zuì xiāng fēng jǐng hǎo, xié shǒu tóng guī.
醉乡风景好,携手同归。

作者信息

柳永 (共291首诗)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