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凄复凄凄”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凄凄复凄凄”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太息》

太息

陆游 宋朝

凄凄复凄凄,山路穷攀跻。

仆病卧草间,马困声酸嘶。

脱兔截道奔,穷狖上树啼。

崩湍一何哀,下落万仞溪。

昏黑投孤戍,洗我衣上泥。

下愚不可迁,大惑终身迷。

仕宦十五年,曾不饱糠粞。

客路少睡眠,月白闻号鸡。

欲行且复止,虎来茆叶低。

诗词解读

太息翻译、赏析和诗意

《太息》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凄凄复凄凄,山路穷攀跻。

这里的“凄凄复凄凄”形容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苦闷。他正行走在一条艰难险峻的山路上,努力攀爬着。

仆病卧草间,马困声酸嘶。

诗人因病倒在草地上,他的马也因为疲劳而发出哀鸣。

脱兔截道奔,穷狖上树啼。

野兔为了避开路上的障碍,迅速穿过道路;而贫穷的狐狸只能爬上树枝,发出悲鸣。

崩湍一何哀,下落万仞溪。

湍急的水流发出悲鸣,从高处跌落下来,形成了万仞高的瀑布。

昏黑投孤戍,洗我衣上泥。

天色昏暗,诗人投宿在孤寂的边塞城寨,他的衣服上沾满了泥土。

下愚不可迁,大惑终身迷。

诗人自称为“下愚”,表示自己是一个愚昧无知的人,无法迁徙到更好的地方。他深陷于困惑之中,一生迷茫。

仕宦十五年,曾不饱糠粞。

诗人曾经在官场任职十五年,但他从未得到过丰富的物质享受。

客路少睡眠,月白闻号鸡。

作为旅客,诗人很少能够得到充足的睡眠。在月光的照耀下,他听到了远处的鸡鸣声。

欲行且复止,虎来茆叶低。

诗人本想继续前行,但当他听到虎的咆哮声时,他不得不躲在茅草下。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陆游内心的苦闷和困惑。他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自己在世俗纷扰中的无奈和痛苦。诗中的山路、瀑布、孤寂的边塞城寨等形象,与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困惑相呼应,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矛盾感受和对命运的无奈。整首诗词以凄凉的氛围贯穿始终,给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ài xī
太息

qī qī fù qī qī, shān lù qióng pān jī.
凄凄复凄凄,山路穷攀跻。
pū bìng wò cǎo jiān, mǎ kùn shēng suān sī.
仆病卧草间,马困声酸嘶。
tuō tù jié dào bēn, qióng yòu shàng shù tí.
脱兔截道奔,穷狖上树啼。
bēng tuān yī hé āi, xià luò wàn rèn xī.
崩湍一何哀,下落万仞溪。
hūn hēi tóu gū shù, xǐ wǒ yī shàng ní.
昏黑投孤戍,洗我衣上泥。
xià yú bù kě qiān, dà huò zhōng shēn mí.
下愚不可迁,大惑终身迷。
shì huàn shí wǔ nián, céng bù bǎo kāng xī.
仕宦十五年,曾不饱糠粞。
kè lù shǎo shuì mián, yuè bái wén hào jī.
客路少睡眠,月白闻号鸡。
yù xíng qiě fù zhǐ, hǔ lái máo yè dī.
欲行且复止,虎来茆叶低。

作者信息

陆游 (共9362首诗)

南宋四大家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