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奏无弦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但奏无弦琴”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赠临洺县令皓弟(时被讼停官)》
"但奏无弦琴"平仄韵脚
拼音:dàn zòu wú xián qín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赠临洺县令皓弟(时被讼停官)
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
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钓水路非远,连鳌意何深。
终期龙伯国,与尔相招寻。
诗词解读
赠临洺县令皓弟(时被讼停官)翻译、赏析和诗意
《赠临洺县令皓弟(时被讼停官)》是李白的一首诗,李白写此诗是为了送别被停职的洺县令皓弟。
诗中,李白表达了自己对皓弟的深情与惋惜。他说,皓弟离开彭泽后,心中茫然迷失,仿佛回到了很久以前。他的声音犹如奏起了无弦之琴,表面上对外界的变化无所谓,但内心却充满了感慨和哀伤。尽管前方的路途并不遥远,但他却心怀沉重的忧思。
诗的最后两句“终期龙伯国,与尔相招寻”,李白表达了与皓弟再相聚的愿望。他希望在旅途的尽头,能与皓弟再次相会,并一同寻找到令人向往的龙伯国。
这首诗充满了离别的伤感和对友谊的眷恋。作者通过描写皓弟的内心状态以及背后的寓意,表达了自己对友谊的珍重与思念之情。诗中音乐与旅途的暗喻,更加凸显了李白丰富的意象和抒情的才华。此诗向读者展示了李白的创作风格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让人感受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生动的形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