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十二月”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一年十二月”出自宋朝诗人释师范的《偈颂七十六首》

"一年十二月"平仄韵脚

拼音:yī nián shí èr yuè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六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偈颂七十六首

释师范 宋朝

一年十二月,月月有月半。

何独喜中秋。

一时争赏玩。

人人尽道十分圆,我道依前缺一半。

诗词解读

偈颂七十六首翻译、赏析和诗意

《偈颂七十六首》是宋代释师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年十二个月中,每个月都有月半,但只有中秋节让人们特别喜悦,各个时刻争相赏玩。人人都说月亮十分圆满,而我却觉得它前半部分缺失了一半。

这首诗词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感悟和情感。诗中的月亮是一个象征,代表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变迁。每个月的月半都存在,但只有中秋节的月亮让人们感到特别的欢喜和赏心悦目。这种独特的赏月心情引发了人们的共鸣,大家都欣赏月亮的圆满。然而,作者却以不同寻常的眼光看待月亮,认为它并非完全圆满,而是前半部分缺失了一半。

这种观点展示了作者的独立思考和审美独特性。他超越了普通人对圆满的定义,发现了月亮的不完美之处。这或许是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间事物的深入观察。通过这种方式,作者在诗中传达了对人生和世界的独到见解。

这首诗词引发了读者对完美的思考。它提醒人们,即使事物表面看起来完美圆满,但仍可能存在不完美的一面。它鼓励读者超越表面的观察,用独立的思考和审美去发现事物的更多可能性。这种思考方式值得我们在生活中运用,不仅仅局限于赏月之时。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偈颂七十六首》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感悟和思考。通过观察月亮的不完美之处,作者呼唤读者超越传统观念,去发现世界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这首诗词引发了对完美的思考,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独特审美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释师范 (共413首诗)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