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处不相逢”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人生何处不相逢”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金柅园》

“人生何处不相逢”是诗词金柅园的最后一句

金柅园

晏殊 宋朝

临川楼上柅园中,十五年前此会同。

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

诗词解读

金柅园翻译、赏析和诗意

《金柅园》是宋代晏殊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临川楼上金柅园中,

十五年前此会同。

一曲清歌满醖酒,

人生何处不相逢。

诗意:

这首诗以临川楼上的金柅园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友人团聚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相逢的感慨。诗人回忆起十五年前在金柅园聚会的场景,那时他们一起欢唱,酒杯中充满了清新的酒,而人生的旅途中,无论身处何地,都会与亲朋好友相逢。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友情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首句“临川楼上金柅园中”,描绘了诗人身处在临川楼上的金柅园中,将人们的情景置于宜人的环境之中。接下来的“十五年前此会同”,通过时间的跨越,将诗人和友人的团聚置于过去,使得这份怀念更加深刻。诗的下半部分“一曲清歌满醖酒,人生何处不相逢”,通过清歌和醖酒的描绘,表达了当时友人们的欢聚场景,也表达了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身处何地,都会与亲朋好友不期而遇的情感。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通过对过去友情和人生相逢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和对友情珍贵性的体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描绘过去的欢聚场景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表达了在人生旅途中,珍惜与亲朋好友相逢的情感。这首诗词既展示了晏殊的才华,同时也传达了人们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晏殊 (共379首诗)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