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经百战曾百胜”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身经百战曾百胜”出自唐朝诗人郎士元的《塞下曲》

"身经百战曾百胜"平仄韵脚

拼音:shēn jīng bǎi zhàn céng bǎi shèng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韵脚:(平韵) 下平十蒸  (仄韵) 去声二十五径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塞下曲

郎士元 唐朝

宝刀塞下儿,身经百战曾百胜,壮心竟未嫖姚知。

白草山头日初没,黄沙戍下悲歌发。

萧条夜静边风吹,独倚营门望秋月。

诗词解读

塞下曲翻译、赏析和诗意

中文译文:宝刀塞下儿,身经百战曾百胜,壮心竟未消。白草山头日初没,黄沙戍下悲歌起。萧条夜静边风吹,独倚营门望秋月。

诗意: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塞下儿的英雄形象,他身经百战,曾百胜,但仍然心怀雄志。在这荒凉的边陲之地,他观望着那经年的黄沙,唱出了悲壮而深沉的歌声。萧条的夜晚中,他独自靠在营门上,凝视着秋月,思考着战争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赏析:这首诗以鲜明的形象和悲壮的气氛展现了一个塞下儿的英雄形象和边陲战争的惨烈场面。同时,通过对塞下儿内心的深情抒发,表达了对荒野边战和人性命运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行文流畅,表现出诗人的才华和深刻的感悟力,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郎士元 (共72首诗)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