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愁春光短”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人愁春光短”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李白 唐朝

扬帆借天风,水驿苦不缓。

平明及西塞,已先投沙伴。

回峦引群峰,横蹙楚山断。

砯冲万壑会,震沓百川满。

龙怪潜溟波,俟时救炎旱。

我行望雷雨,安得沾枯散。

鸟去天路长,人愁春光短。

空将泽畔吟,寄尔江南管。

诗词解读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翻译、赏析和诗意

译文:

夜已经深,我来到西塞驿,给裴隐寄去一封信。

我扬起帆,准备借助天风行船,但水路非常艰险。

平明时分,我已经到达西塞,与沙子成为了旅伴。

回望周围群山连绵,像是龙脊般交错,横亘在楚国山脉中断。

洪水冲击,万壑汇聚,声势浩大,百川涌满。

传说中的龙怪潜藏在深海波浪之中,等待着时机来救济威胁生命的干旱。

我行船眺望雷雨,希望能获取些许水来解渴。

鸟儿飞向天边的路很长,而人们却为春光短暂而忧愁。

我只能在泽畔吟唱,寄托对江南的思念。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李白在夜晚到达西塞驿的情景,他面临着艰难的水路航行。他看到了附近群山峰回路转的景象,洪水冲击,河道变得纷乱。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希望像传说中的龙怪一样,能够带来水来救恩人的干旱。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和无力,他只能抚琴吟唱,寄托对江南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白夜间航行的场景,展现了他在困境中的无奈和对救济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如山峦峰回、洪水冲击、百川涌满等,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西塞驿的景象。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观表达了他内心的情感,对困境的无可奈何和对渴望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李白 (共981首诗)

大李杜,酒中八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