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桃花流水鳜鱼肥”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鹧鸪天》

“桃花流水鳜鱼肥”的上一句是:西塞山边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的下一句是:朝廷尚觅玄真子

"桃花流水鳜鱼肥"平仄韵脚

拼音:táo huā liú shuǐ guì yú féi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鹧鸪天

黄庭坚 宋朝

西塞山边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

诗词解读

鹧鸪天翻译、赏析和诗意

《鹧鸪天·西塞山边白鹭飞》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塞山边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朝廷尚觅玄真子,

何处如今更有诗。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人间底是无波处,

一日风波十二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自然景观。白鹭在西塞山边翱翔,桃花盛开的溪水中鳜鱼肥美。然而,诗人黄庭坚似乎对这些美景并不感到满足,他在诗中表达了一种追寻真理和诗意的渴望。他提到朝廷仍在寻找玄真子,而问到如今何处还有人能写出真正的诗歌。诗人自己身着青箬笠和绿蓑衣,面对斜风细雨,无需急着回家。他认为人间本就没有平静的时刻,一天之内会有十二个时辰的风波。

赏析: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诗歌的向往。西塞山边的白鹭飞翔、桃花盛开的溪水中的肥美鳜鱼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示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此,他提出了对真理和诗意的追寻。朝廷寻找玄真子的行为暗示了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而诗人则质疑当下是否还有人能够创作出真正有诗意的作品。

诗人自身的形象也值得注意。他身着青箬笠和绿蓑衣,象征着与尘世的疏离和超脱,表达了他对物质世界的淡泊态度。斜风细雨的描绘则增添了一种离愁和忧伤的意味,但诗人却表示无需急着回家,暗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诗意的追求。

最后两句"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无常和变幻的感叹。人间无法避免风波和波动,每天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起伏和变化。这种观察对比了自然界的宁静和人间的繁杂,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思和对稳定与安宁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真理、诗意和人生的追求与思考,以及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黄庭坚 (共2393首诗)

苏黄,宋四家,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