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逐流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落花逐流水”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扬州四首》

“落花逐流水”的上一句是:新年人独远

"落花逐流水"平仄韵脚

拼音:luò huā zhú liú shuǐ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扬州四首

刘长卿 唐朝

渡口发梅花,山中动泉脉。

芜城春草生,君作扬州客。

半逻莺满树,新年人独远。

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

雁还空渚在,人去落潮翻。

临水独挥手,残阳归掩门。

狎鸟携稚子,钓鱼终老身。

殷勤嘱归客,莫话桃源人。

诗词解读

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扬州四首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扬州四首

渡口发梅花,

山中动泉脉。

芜城春草生,

君作扬州客。

半逻莺满树,

新年人独远。

落花逐流水,

共到茱萸湾。

雁还空渚在,

人去落潮翻。

临水独挥手,

残阳归掩门。

狎鸟携稚子,

钓鱼终老身。

殷勤嘱归客,

莫话桃源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长卿送别崔真甫和李穆往扬州的四首联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行人离别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思考和告别的感慨。

首联以渡口发梅花和山中动泉脉作为开端,展示了春天的景色。梅花开放,泉水涌动,表达了生机勃勃和充满活力的场面。

第二联描写了芜城的春草生长,而崔真甫去扬州任职,成了扬州的客人。芜城春草生的景象,与君作扬州客的情景相呼应,增强了离别的感觉。

第三联以半逻莺满树和新年人独远来表达离别之情。春天的景象中,莺鸟歌声充满了枝头,而行人却独自远去,象征着孤寂和离别。

第四联描述了行人离开渡口,雁飞回空渚,潮水退去。作者手挥别行人,夕阳西下,门掩之后,表达了离别的深情。

结尾两联则以狎鸟携稚子,钓鱼终老身的形象,寓意着将来的美好生活。最后,作者殷勤地叮嘱归客,不要谈论桃源人的事情,意味着不要过多想念家乡,要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以行人的离别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仗,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希望,展示了作者细腻的感情和对友人的情谊。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刘长卿 (共502首诗)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