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纤轻摘”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玉纤轻摘”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念奴娇·梅》

"玉纤轻摘"平仄韵脚

拼音:yù xiān qīng zhāi

平仄:仄平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念奴娇·梅

辛弃疾 宋朝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

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

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

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

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

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

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诗词解读

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词,是咏梅花的。梅花腊月发花、多白色,也有红色者,以坚贞耐寒著称,历代文人多咏之。词的上片写梅之风韵。开头二句写其颜色。“疏疏淡淡”,谓其花影稀疏,花色浅淡,颜色天真自然,没有什么能与其天然的风韵相比。“笑杀”二句紧承上文,对此做进一步描写。在这里,作者使用映衬的手法,言在东君的管领下,有的花白,有的花红,红红白白,颜色甚多,但山下千林花太俗,都没有梅花的神韵,枉称为花,实在可笑。“雪里”二句写其凌寒独放。言梅花长在水边,开在雪里,一味清新,十分幽静,温柔明秀,远非桃李可比。“骨清”二句是赞美梅花玉洁冰清、香嫩魂冷,骨格奇绝,具有超凡入圣的品格。词的下片写梅之遭遇,映带作者身世。“常记”三句写梅花曾一度受宠,被琐窗人“纤手轻摘”,插戴鬓边,何其荣耀。“漂泊”二句以人拟物,言梅花虽然漂泊天涯,形体瘦削,憔悴不堪,但风韵不减当年,依然冰清玉洁,高雅不俗。“万里”三句是说,不论是“万里风烟”还是“一溪霜月”,都无法使其屈服,表现出梅花的坚贞。“不如”二句借花言人,表达出作者的归隐情思。细读词之下片,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虽然是在写梅,却已将自己的身世之感打并入其中,而以感慨系之,寓意很深,耐人寻味。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niàn nú jiāo méi
念奴娇·梅

shū shū dàn dàn, wèn ā shuí kān bǐ tiān zhēn yán sè.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
xiào shā dōng jūn xū zhàn duàn, duō shǎo zhū zhū bái bái.
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
xuě lǐ wēn róu, shuǐ biān míng xiù, bù jiè chūn gōng lì.
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
gǔ qīng xiāng nèn, jiǒng rán tiān yǔ qí jué.
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cháng jì bǎo yù hán qīng, suǒ chuāng rén shuì qǐ, yù xiān qīng zhāi.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
piāo bó tiān yá kōng shòu sǔn, yóu yǒu dāng nián biāo gé.
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
wàn lǐ fēng yān, yī xī shuāng yuè, wèi pà qī tā dé.
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
bù rú guī qù, làng yuàn yǒu gè rén yì.
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作者信息

辛弃疾 (共816首诗)

苏辛,济南二安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