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黄花蝶也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明日黄花蝶也愁”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九日次韵王巩》

“明日黄花蝶也愁”的上一句是:相逢不用忙归去

"明日黄花蝶也愁"平仄韵脚

拼音:míng rì huáng huā dié yě chóu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九日次韵王巩

苏轼 宋朝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従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诗词解读

九日次韵王巩翻译、赏析和诗意

《九日次韵王巩》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醉欲眠君罢休,

已教従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

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

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

明日黄花蝶也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现了苏轼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友情和艺术追求的思考。

首句“我醉欲眠君罢休”,表达了诗人饮酒醉倒后,希望友人不要打扰他休息的心情。这里的“君”指的是苏轼的朋友王巩。

第二句“已教従事到青州”,表示苏轼安排从事的人去了青州,意味着他自己现在可以安心休息了。这里的“従事”指的是官员,青州是官方地名。

接下来两句“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描绘了苏轼的头发已经有了很多白发,而他在诗律方面的造诣却不如王巩。这里的“鬓霜”指白发,“三千丈”是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示苏轼的头发已经相当苍老。

接着是“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表达了苏轼听说王巩在东阁闭门研究,而自己却可以自由自在地登上南楼,意味着他在文学艺术方面的自由和宽广。

最后两句“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表达了苏轼与王巩相逢时不必急于分别,就像明天的黄花蝶也会感到忧愁一样。这里的“黄花蝶”是比喻人的心情,暗示了苏轼对友情的珍视和不舍。

整首诗词以酒后的闲适心情为背景,通过描绘自身的白发和艺术上的不足,表达了对光阴流逝和友情的感慨。同时,通过对自由和宽广的描写,展现了苏轼对文学艺术追求的态度。整首诗词流畅自然,用意深远,是苏轼晚年创作的代表之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iǔ rì cì yùn wáng gǒng
九日次韵王巩

wǒ zuì yù mián jūn bà xiū, yǐ jiào cóng shì dào qīng zhōu.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従事到青州。
bìn shuāng ráo wǒ sān qiān zhàng, shī lǜ shū jūn yī bǎi chóu.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wén dào láng jūn bì dōng gé, qiě róng lǎo zi shàng nán lóu.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xiāng féng bù yòng máng guī qù, míng rì huáng huā dié yě chóu.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作者信息

苏轼 (共3459首诗)

苏黄,三苏,苏辛,宋四家,唐宋八大家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