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扁舟病独存”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白首扁舟病独存”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杜甫 唐朝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

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

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

叹我凄凄求友篇,感时郁郁匡君略。

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莫。

潇湘水国傍鼋鼍,鄠杜秋天失雕鹗。

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

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

边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

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

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

长笛谁能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

诗词解读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翻译、赏析和诗意

从蒙蜀州人每天作,不意清诗早已凋零。

今天早晨散包眼忽然开,

迸泪幽吟事像昨天。

唉壮士慷慨激昂,重叠高名动蓝天。

叹我凄凄切切求友篇,感时郁闷匡正国君略。

锦里春光灿烂熳空,

瑶阶侍臣已经昏暗没有。

潇湘水国家旁边鼋鼍,鄂杜秋天失去雕鹗。

东西南北更谁评论,白第一次船病生存。

遥拱北辰缠强盗,

想倾东海洗乾坤。

边塞西部最充斥,衣冠南渡多死逃。

鼓瑟到现在悲伤帝的儿子,相聚哪里去找王门。

文章曹植波澜阔,

吃刘安德业地位。

长笛谁能扰乱愁思,昭州词翰和招魂。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杜甫 (共1171首诗)

大李杜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