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闻雁飞”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萧萧闻雁飞”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太湖秋夕》

“萧萧闻雁飞”的上一句是:暗觉海风度

“萧萧闻雁飞”是诗词太湖秋夕的最后一句

太湖秋夕

王昌龄 唐朝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诗词解读

太湖秋夕翻译

宿在太湖的一条小船上,月光下,小船在水上慢慢地移动。

夜是如此地安静,湖面泛起一片寒气,洞庭山落下一层微霜。

似睡非睡,似梦非梦,隐隐地感到海风吹过,听到远远的地方有大雁南飞的声音。

太湖秋夕简析

  王昌龄吟咏苏州的诗,仅此一篇。深秋的一个夜晚,诗人宿在太湖的一条小船上,月光下,小船在水上慢慢地移动。夜是如此地安静,湖面泛起一片寒气,洞庭山落下一层微霜。诗人似睡非睡,似梦非梦,隐隐地感到海风吹过,听到远远的地方有大雁南飞的声音。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太湖秋夕图。

作者信息

王昌龄 (共210首诗)

四大边塞诗人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