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桥明月”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二十四桥明月”出自宋朝诗人周密的《瑶花慢》

"二十四桥明月"平仄韵脚

拼音:èr shí sì qiáo míng yuè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六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瑶花慢

周密 宋朝

上,间亦分致贵邸。

余客辇下,有以一枝已下共缺十八行

朱钿宝玦。

天上飞琼,比人间春别。

江南江北,曾未见,谩拟梨云梅雪。

淮山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

消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

金壶翦送琼枝,看一骑红尘,香度瑶阙。

韶华正好,应自喜、初识长安蜂蝶。

杜郎老矣,想旧事、花须能说。

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

诗词解读

瑶花慢翻译、赏析和诗意

《瑶花慢》是宋代周密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瑶花、江南江北的景色和长安的盛世氛围,展现了诗人对青春逝去和岁月流转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上,间亦分致贵邸。

余客辇下,有以一枝已下共缺十八行朱钿宝玦。

天上飞琼,比人间春别。

江南江北,曾未见,谩拟梨云梅雪。

淮山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

消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

金壶翦送琼枝,看一骑红尘,香度瑶阙。

韶华正好,应自喜、初识长安蜂蝶。

杜郎老矣,想旧事、花须能说。

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华美的描写手法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思念和对青春的回忆。诗的开头提到了诗人将诗寄送给贵族的府邸,表明了这是一首寄托情感的诗作。

诗中描绘了天上的琼花飞舞,美丽超越了人间春天的离别。江南江北的美景,包括梨花、云雾、梅雪等,诗人虽然未曾亲眼目睹,但他设想着这些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想象。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提到了淮山春晚,问谁能够理解他高尚纯洁的情感。花开花落,也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诗人感叹自己已经老去,而曾经的豪杰们也已经年迈,青春已逝。

诗末,诗人提到金壶翦下了琼花,然后看到一骑红尘扬起,香气弥漫瑶阙。这里描绘了盛世繁华的长安,富丽堂皇的景象。诗人对长安的美好时光感到满意和喜悦。

最后,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往事,提到了扬州的一场梦境和二十四桥明月的景象。这里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青春的追忆。

《瑶花慢》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富丽堂皇的盛世,表达了对青春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诗人的情感在美丽的景物和时光中得以抒发,读者在阅读中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鸣和对美好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周密 (共157首诗)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蘋洲、萧斋,晚年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先人因随高宗南渡,落籍吴兴(今浙江湖州),置业于弁山南。一说其祖后自吴兴迁杭州,周密出生于杭州。宋宝祐(1253—1258)间任义乌令(今属浙江)。宋亡,入元不仕。

周密擅长诗词,作品典雅浓丽、格律严谨,亦有时感之作。能诗,擅书画。与吴文英(号梦窗)齐名,时人称为“二窗”。与邓牧、谢翱等往还。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