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事业转荒唐”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老来事业转荒唐”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初到黄州》

初到黄州

苏轼 宋朝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诗词解读

初到黄州翻译、赏析和诗意

《初到黄州》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他初到黄州的心情和遭遇。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笑平生为口忙,

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

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

尚费官家压酒囊。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轼初到黄州时的心境和遭遇。他感到自己平生忙碌,但事业却转为荒唐。他用长江绕过城郭的景象来比喻自然的美丽,用连绵的竹林和新鲜竹笋的香气来表达黄州的优美环境。虽然他身为官员,但却成为了一个被迫离开原地的流浪客,常常在水曹(管理水利的机构)中写诗。他感到自己无法为官家做出任何补益的事情,只能费心压榨一些酒来解愁寂寞。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自己初到黄州的遭遇,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无奈和无力感。诗中的黄州被描绘成一个美丽宜人的地方,但对于苏轼来说,却是一个陌生而无法安身的地方。他感到自己的事业已经转向荒唐,是一个被逐出原地的流浪客。尽管他身为一位官员,但他对于官家的贡献微不足道,只能费尽心思来解愁。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于自己人生经历的无奈和对官场的失望,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和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执着。

整首诗抒发了苏轼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于自然和文学的追求。诗词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自嘲式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复杂的情感和对于生活的矛盾感。它既展现了苏轼的聪明才智,又体现了他对于命运和社会的反思与无奈。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展现了苏轼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ū dào huáng zhōu
初到黄州

zì xiào píng shēng wèi kǒu máng, lǎo lái shì yè zhuǎn huāng táng.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cháng jiāng rào guō zhī yú měi, hǎo zhú lián shān jué sǔn xiāng.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zhú kè bù fáng yuán wài zhì, shī rén lì zuò shuǐ cáo láng.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zhǐ cán wú bǔ sī háo shì, shàng fèi guān jiā yā jiǔ náng.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jiǎn jiào guān lì zhé zhī, duō de tuì jiǔ dài.
(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作者信息

苏轼 (共3459首诗)

苏黄,三苏,苏辛,宋四家,唐宋八大家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