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脚插入赤沙湖”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殿脚插入赤沙湖”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殿脚插入赤沙湖"平仄韵脚

拼音:diàn jiǎo chā rù chì shā hú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杜甫 唐朝

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

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

五月寒风冷佛骨,六时天乐朝香炉。

地灵步步雪山草,僧宝人人沧海珠。

塔劫宫墙壮丽敌,香厨松道清凉俱。

莲花交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

方丈涉海费时节,悬圃寻河知有无。

暮年且喜经行近,春日兼蒙暄暖扶。

飘然斑白身奚适,傍此烟霞茅可诛。

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

潭府邑中甚淳古,太守庭内不喧呼。

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

依止老宿亦未晚,富贵功名焉足图。

久为野客寻幽惯,细学何颙免兴孤。

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宋公放逐曾题壁,物色分留与老夫。

诗词解读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翻译、赏析和诗意

玉泉山的南麓山地不同,道林山林争地盘绕。

寺门高开洞庭野生,

殿脚插入赤沙湖。

五月寒风冷佛骨,六时天乐朝香炉。

地灵步步雪山草,僧人宝人人沧海珠。

塔劫持宫墙壮丽敌人,

香厨松道清凉都。

莲花交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鸦。

方丈涉海费时节,悬圃不久河知道有没有。

晚年又高兴经过近,

春日兼蒙温暖扶。

飘然斑白身体飞到哪里去,在这风景茅草可以杀。

桃源人家容易制度,橘子洲土地仍然肥沃。

潭府城中很淳朴,

太守庭院内不喧闹。

过去遭遇衰世都隐晦踪迹,今天有幸乐国培养微躯。

住老宿也不晚,富贵功名哪里值得考虑。

很久为野客不久被习惯,

仔细学习何避免兴我。

一重一袭我肺腑,山鸟山花朋友在。

宋公放逐曾题诗于墙壁上,颜色分留给老人。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杜甫 (共1171首诗)

大李杜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