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怜流落江湖上”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谁怜流落江湖上”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瑞鹧鸪(双银杏)》

瑞鹧鸪(双银杏)

李清照 宋朝

风韵雍容未甚都。

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诗词解读

瑞鹧鸪(双银杏)翻译、赏析和诗意

《瑞鹧鸪(双银杏)》是李清照所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韵雍容未甚都,

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

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

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

要吟风味两家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寓情于景的意境。诗人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通过描绘银杏树的美丽和坚韧,寄托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通过对银杏树的描绘,表达了其风姿和韧性,形容银杏树的风采优雅,即使在帝王面前,也能够被尊崇。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流落江湖之苦,同时通过"玉骨冰肌未肯枯"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自己不愿意放弃追求理想和热情的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将诗人的情感寄托于并蒂连枝的景象之中。并蒂连枝象征着夫妻或者情侣之间的情感纽带,诗人希望能够与爱人共同品味生活的美好。"醉后明皇倚太真"则暗示了诗人希望能够与爱人共度幸福的时光,仿佛明皇(指宋哲宗)倚靠在太真(指杨玉环)身边一样。

最后两句"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的追求和创作的决心。诗人自称"居士",表示自己是个隐居的文人,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真实的情感,要吟咏出新的风味和风貌。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描绘银杏树和并蒂连枝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和隐喻的手法,使诗词更加鲜活生动。这首诗词展示了李清照的才情和独特的诗歌表达方式,是宋代优秀的女词人之一的作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李清照 (共89首诗)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济南二安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