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赠元发弟放言》

赠元发弟放言

黄庭坚 宋朝

亏功一篑,未成丘山。

凿井九阶,不次水泽。

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

故曰时乎,时不再来。

终终始始,是谓君子。

诗词解读

赠元发弟放言翻译、赏析和诗意

《赠元发弟放言》是黄庭坚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亏功一篑,未成丘山。

凿井九阶,不次水泽。

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

故曰时乎,时不再来。

终终始始,是谓君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努力和时机选择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开头,黄庭坚用"亏功一篑,未成丘山"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努力未见成效的遗憾。比喻自己的努力只是堆起的一块土,还没有形成一个丘山。这句话暗示了作者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接下来的"凿井九阶,不次水泽",作者用凿井的比喻来说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并不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凿井九阶表示作者为了得到水源,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却没有得到水泽的恩惠。这里也含有一种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于结果的无法预测的感慨。

"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这两句诗意深远。黄庭坚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他对于完成事物的后半程的重要性的思考。行百里者半九十意味着在完成一件事情时,最后的一小段路程可能会是最困难的,因此不能掉以轻心。小狐汔济濡其尾则以小狐狸浸湿尾巴的形象来告诫人们不要因为接近成功而松懈,否则可能功亏一篑。这两句话警示了人们在追求目标时要保持谦虚和专注。

最后两句"故曰时乎,时不再来。终终始始,是谓君子"则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不可逆转性。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抓住机会是成功的关键。终终始始则表示君子应该始终如一地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努力和时机选择的思考和感慨,教导人们在实现目标时要保持谦虚、专注,抓住时机,坚持不懈。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黄庭坚 (共2393首诗)

苏黄,宋四家,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