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二千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刺史二千石”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南亭对酒送春》
南亭对酒送春
含桃实已落,红薇花尚熏。
冉冉三月尽,晚莺城上闻。
独持一杯酒,南亭送残春。
半酣忽长歌,歌中何所云。
云我五十馀,未是苦老人。
刺史二千石,亦不为贱贫。
天下三品官,多老于我身。
同年登第者,零落无一分。
亲故半为鬼,僮仆多见孙。
念此聊自解,逢酒且欢欣。
诗词解读
南亭对酒送春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南亭对酒送春》描写了作者白居易在南亭向春天告别时,独自品酒的情景。诗中,作者观察到含桃已落,红薇依然芬芳,三月即将结束,晚莺仍然在城上鸣唱。他举杯独自送走残存的春天。酒足之时,他忽然唱出一曲长歌,歌中表达了对自己年事已高却不感苦老的态度。他以自己刺史的身份来显示自己的荣耀和与众不同,也表达了对于同龄人的感慨,觉得同辈中成功的人不多。他的亲人朋友已经去世或已成为幽魂,仆人大多已经为孙辈所取代。作者想到这些,只能通过喝酒来寻求自我安慰和快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作者通过观察春天的变化、品尝美酒和自我欢愉来消解自己所感受到的孤独和年龄的压力。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为线索,展现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己所处境遇的理解。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深切感受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