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岩深缝妙香稠”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突岩深缝妙香稠”出自清朝诗人郑燮的《题画兰》

"突岩深缝妙香稠"平仄韵脚

拼音:tū yán shēn fèng miào xiāng chóu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题画兰

郑燮 清朝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诗词解读

翻译及注释

翻译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

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注释

顶:顶头

突:高出周围

稠:浓郁

非:不是

浮云:天上的云

闹:喧哗

题画兰思想感情

  全诗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í huà lán
题画兰

shēn zài qiān shān dǐng shàng tou, tū yán shēn fèng miào xiāng chóu.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fēi wú jiǎo xià fú yún nào, lái bù xiāng zhī qù bù liú.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作者信息

郑燮 (共45首诗)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诗句推荐